WFU

網站頁籤

2017/01/22

印尼,離我們很遠嗎?《印尼 etc.》讀書會

讀者:許君豪醫師(職業醫學科)

(本圖獲聯經出版授權使用)


謝謝發起這次讀書會的蔡依橙校長,以及參與分享和激盪的好夥伴們:小王子王冠欽醫師、產業分析師方重松先生、亞東醫院王姿文醫師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林舜穀醫師


主題書:印尼 etc.:眾神遺落的珍珠
原書名:Indonesia, Etc.: Exploring the Improbable Nation
日期:2017 年 1 月 18 日


印尼,不思議


聽到印尼,跟讀這本書前的我一樣沒概念的人,想到的可能是「峇里島」、「雅加達」、「去鄰國當外籍勞工」、「曾對華人不好」。但如同本書作者所言,印尼不僅是個十分多元而複雜的國家,而且擁有許多驚人的數據,例如(以國家為基準):

1. 回教徒人口全球第一:約 2 億。

2. 人口全球第四:約 2.5 億,僅次於中國、印度、美國。

3. 一萬七千多個島嶼,七百多種方言,三百多個種族

4. 國土東西端跨越 5300 多公里:約相當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到首府華盛頓。

很有意思的是,印尼和臺灣存在許多奇妙的同與異。咱作夥看麥。


印尼與臺灣之「同」


1. 四百年史,荷據開始

如果把「歷史」限定為「在當地長期生活的人紀錄下來的文字,且有相當文字量流傳至今」,那麼印尼和臺灣的歷史,都恰好在四百多年前才開始,而且都因為荷蘭占領。

在此之前,臺灣幾乎沒有文字紀錄,印尼則比較特別:他們有紀錄,但消失了。以往印尼跟許多南亞國家一樣使用貝多葉(棕櫚葉)作書,但由於耐久度不如紙張,所以保存至今的很少。

2. 二戰後建國

臺灣有建國嗎?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印尼和臺灣因為日本戰敗而雙雙脫離日本統治。二戰後,戰敗國日本把印尼歸還給它本來的殖民母國:荷蘭。印尼雖然在 1945 年就宣布獨立建國,但仍花了四年抗戰,直到 1949 年荷蘭才正式承認印尼獨立。

臺灣呢?託管(蓋章)。

3. 二戰後皆經歷嚴重動亂、貪腐

二戰後,基於「共同被荷蘭殖民過」而成立的印尼這個國家,和同時期建國的許多典型「民族國家」有一個根本的差異,那就是,印尼不是民族國家!前面提過,印尼有 17000 多個島嶼、700 多種方言、300 多個種族,國土東西距離 5300 多公里。如此多元的種族與文化,怎麼有辦法框在一起管理呢?

1965 年印尼發生屠殺 50 萬人的反共事件,以及蘇哈托 (Muhammad Suharto) 時期發放電視、越區移民等或成或敗的政策,都和多元種族與文化關係密切。

中央政府取得權力後,自然少不了地方的貪腐雙面人:一面跟中央政府拿好處,一面集結、哄騙在地人民。

「政權未穩 & 族群不同 → 動亂貪腐」的路子,在 1945 年後的臺灣,也屢見不鮮。

討論時,不少讀書會成員認為這段期間的貪腐是難免的:「在低效率政府時期,貪腐是確保高效率做事的好方法」、「所得不高時,貪腐是收入的重要來源」。

然而,先進國家不存在貪腐嗎?當然存在,只是他們不叫貪腐,叫「遊說」 XD

4. 官方語言,並非最多人的母語

印尼的官方語言是印尼語 (Indonesian),它是馬來語 (Malay) 的近親。然而,以印尼語為母語的人,僅佔印尼人口約 7%。最多人使用的母語則是爪哇語 (Javanese)、巽他語 (Sundanese),母語人口各佔約 45%、15%。

台灣呢?四百年來,雖然講不同語言的族群彼此融合,目前仍以母語為閩南語的人最多,近年統計仍有約 70%。但你知我知,目前臺灣的官方語言也不是台灣閩南語(台語)。

5. 2000 年前後,首度總統直選

經過多年動盪,印尼和台灣皆在千禧年前後完成第一次總統全民直選:印尼在 2004 年,台灣在 1996 年。


印尼與臺灣之「異」


1. 台灣島稀地小族群少

台灣本島、主要離島、澎湖/馬祖/金門/東沙/南沙等群島,島嶼總數加起來不過 400 多個。還記得印尼的數字嗎?17000 多。

台灣本島及各島嶼面積合計近三萬六千平方公里。印尼各島嶼面積合計約一百九十萬平方公里,是台灣的 53 倍大。

台灣雖有數十種族群、語言,但以閩南語為母語者佔了約 70%,以客語為母語者則約 15%,原住民約為 2%,二戰後中國各省移民約佔 7%。相對於印尼的 700 多種方言、300 多個種族(人口最多的爪哇人,僅佔 42%),台灣其實更像一個民族國家。

另外,台灣本島人佔總人口 99%,印尼人口最多的爪哇島人僅佔總人口 58%。「全島一心」幾乎代表整個台灣,卻無法有效代表整個印尼。

和印尼相比,台灣島稀、地小、族群少,再加上一些近代史的因素,所以我們有許多不同點,包括下面幾個:

2. 台灣經濟發展佳

1950 年,印尼和台灣的人均 GDP 皆為 900 美元左右。到了 2015 年,印尼約 3300 美元,台灣約 22000 美元。為何如此?幾位讀書會夥伴認為「教育」是重要的差異點,而台灣地小、人口幾乎全集中在小小的台灣本島,是教育普及的重要因素。

3. 臺灣文化融合快

印尼許多族群的語言、文化,至今仍相當程度地保存著,台灣則已經融合到不易看到本來的面貌。很多人感嘆,台灣幾乎每個城市都長得差不多,就是這麼回事。

為什麼印尼和台灣文化融合腳步差這麼多?如同前面說的,印尼國土大、島多,對許多島嶼的族群而言,首都所在的爪哇島「天高皇帝遠」,管不到他們(「離島爽兵」的概念),所以他們的文化、生活習慣得以保留下來。

台灣島小,到哪裡都是人,怎能不被融合?


消失中的語言


如前面談的,印尼和臺灣的官方語言,都不是大多數人民的母語。為了強化「國家」的概念,官方語言不可避免,但這引來一個問題:非官方語言逐漸消失,怎麼辦?

在宜蘭長大、母語是閩南語的我,小時候和家人、鄰居溝通,完全用閩南語,只有在學校才講「國語」。但近年來,即使是家人之間的對話,使用「閩南語」的比例也越來越低。我猜很多臺灣人跟我有類似的經驗。

再以客語而言,雖然 2001 年政府成立客家委員會,投入不少心力在推廣、保存客家話,但和閩南語的命運類似,使用客語的人口仍持續減少。

讀書會成員提到,一個語言若既非官方語言、且商業上很少用,則很難避免越來越弱勢的命運。「奇蹟式」成功喚醒沉睡語言的著名例子是「希伯來語」,成功關鍵之一可能是微觀語言規劃 (micro-language planning)。有興趣的讀者,可參考本文末的延伸閱讀資料。


後記:Indonesia 的字源






印尼(印度尼西亞)的國名 Indonesia,其字源及意義如下:

Indo-:印度。代表印度 (India) 的字根 Ind-Indo- 皆源自印度河 (Indus River),而 Indus 則源自梵語 sindhu,意為「河」。

nes:島,源自希臘文 nesos

-ia:字尾,源自希臘文,有多種語意,此處代表國名。其他國名例如 Australia, India, Italia, Yugoslavia。

所以,Indonesia 這個詞的本意是「島的印度」。為什麼叫做島的印度呢?一方面因為相對於位處歐亞大陸上的印度這個「大陸的印度」;另一方面,早期到印尼群島生活的,大部分是印度人:印度可說是印尼的文化母國。


延伸閱讀


● 如何喚醒沉睡中的語言?希伯來語復振的經驗。2011,張學謙。
● 《印尼 etc.》:台灣的南島遠房親戚 / 蔡依橙


Android台灣話


關於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