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者:許君豪醫師(職業醫學科)
謝謝發起這次讀書會的蔡依橙校長,以及參與分享和激盪的好夥伴們。以下分享閱讀這本書、參與讀書會、以及自己思考這個主題的心得。
主題書:恆毅力: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
原書名:Grit: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
日期:2017 年 2 月 22 日
恆毅力 ≠ 恆心 + 毅力
台灣出版的翻譯書,有個小陷阱:出版社常改掉原書的書名、副標題、或其他內容,造成讀者從「封面」就已經偏離原作者的航道。
這本書的狀況比較特別:作者對原書名「Grit」的解釋,本來就和這個字在英文字典裡的意思有些差異。
Grit 這個字,在英文字典裡的意義大概是「決心」、「毅力」、「勇氣」等等。但由於作者是一位心理學家,之前曾發明「恆毅力量表 (Grit Scale)」,並把這個量表用在她的許多心理學研究,所以她口中、書中的 Grit,和字典裡的 Grit,是不一樣的。她提到 Grit 時,意思是:(可參考這篇)
“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long-term goals.”
(對長期目標的毅力和熱情)
也就是說,不論是從英文字典裡查到的 Grit 定義,或是中文書自創、讓人容易誤會的「恆心 + 毅力」,都不是作者提到 Grit 時的精確意思。這點必須先弄清楚,才不會誤解作者的演講或書籍內容。
恆毅力是「成功率」指標
作者最自豪的成果,就是在她的許多研究中,發現「恆毅力量表」填答分數,比 SAT 考試成績、智商 (IQ)、體能、…… 等項目,更能預測一個人在某件事「成功」的機率。這些「成功」,作者提到的例如:
1. 撐過西點軍校的魔鬼訓練
2. 在全美學生拼字比賽得到好成績
3. 業務員沒離職
作者也發現許多成功的運動員、企業家、藝術工作者、科學研究者(包括她自己),有很高的恆毅力量表分數。
實戰心得
讀書會夥伴、我自己、和這本書,都有許多跟「恆毅力」有關的成功和失敗經驗。以下分享幾則:
1. 騎單車發現體力差,奮而減重成功
某甲體重過重已經好一段時日了,一直沒辦法成功減重。一次和朋友相約到市郊騎單車,竟發現自己連海拔兩百公尺的小山丘都無法騎上去。因為覺得非常難堪,所以奮而極有毅力地運動、控制飲食,幾個月內減了二十多公斤。
套用作者提到的恆毅力四大特質「興趣、練習、目標、希望」,你會發現,這個例子的關鍵在於「一個強大的目標:不想再次難堪」突然出現,但這個目標並不是努力找來的。
2. 不符合頂層目標的興趣,難以維持
學生時代,有不少人喜歡寫程式,不眠不休就為了改幾行 code 的經驗,許多人都有。畢業多年後,再碰到有機會寫程式時,常有「好像沒年輕時的衝勁」之感。除了體力下降,寫程式和自己的「人生目標」沒有密切關聯,也可能是重要原因。這是書中「頂層目標 – 中層目標 – 底層目標」體系的好例子。
3. 沒有大量練習,就沒有真正的理解
一位美國奧克蘭大學工程學教授 Barbara Oakley 曾寫文章提過,她小時候是個「文學」特質的小孩,對數學、科學一竅不通,成績很差。
成年後因緣際會學習並精通「俄語 (Russian)」。後來她把學會俄語的經驗,用來重新學習數學和科學。她的方法是:有意識的大量練習。她說,「理解無法帶來流利,但流利可以帶來理解。我相信,對於一個複雜主題的深度理解,必定來自流利。」
這是書中「刻意練習」的成功例子。
該篇經驗談原文,請看這裡。
平衡報導:恆毅力或許沒那麼「神」
所有科學,都等著被推翻。號稱不可能被推翻,就等於號稱自己講的不是科學。既然本書作者談的是科學研究的成果與假說,就得接受「科學濾鏡」的檢視。以下是兩個研究結果顯示,恆毅力對成功的影響,可能不如書中所述那麼神奇。
1. 作者自己的研究,「恆毅力」對成功的解釋力僅 4%
作者在 2007 年發表的這篇研究,提到很多在這本書舉出的案例。然而,在這篇已經被引用 1600 多次的文獻裡,「恆毅力量表」對各案例成功率的變異數解釋力 (explained variance) 平均僅有 4%。也就是說,剩下 96% 的成功率變異數,無法用恆毅力解釋。
2. 恆毅力對考試成績的預測力,無加分效果
發表於 2016 年的這篇文獻,研究數千名英國 16 歲學生「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(GCSE)」學力測驗成績的可能影響因子。
結果發現:傳統的「性格 (personality)」,主要是其中的「細心、不苟 (conscientiousness)」,對 GCSE 成績變異數的解釋力為 6%。加上恆毅力後,解釋力並未增加。
該研究也發現,在基因、行為方面,恆毅力和傳統的「性格」頗為類似。
「成功率」可憑練習上升:你信嗎?
科學研究總有許多盲點。誰對誰錯,很難說得準。
回到跟你我人生最有關的一個問題。
書中提到,恆毅力特質「興趣、練習、目標、希望」是可以經由培養、訓練而增強的,而且這樣的增強,有助於提升「成功」的機率,即使不同人、不同情況下「成功」的定義不同。
你相信嗎?
我相信,而且持續努力培養、訓練自己。共勉之。
延伸閱讀
【蔡依橙】《恆毅力》:個人發展與親子教養的優秀好書
【陳昇祐】Grit 恆毅力
【林舜穀】《恆毅力: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》 心得
【李郁璇】《恆毅力》:科學實證的成功心法
【廖浩欽】「恆毅力」讀後心得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