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許君豪醫師 (職業醫學科)
「生活中、工作場所的化學品,會不會危害自己和寶寶的健康?」是許多懷孕和哺乳媽媽的擔憂。我們這就來談談,該注意哪些暗藏危機的化學品。
「母性」是什麼?
先聊聊在此主題常被提到的「母性 (maternity)」這個詞。它的定義是 “the state of being a mother”,或簡單版的 “motherhood”。白話意思是:「身為媽媽的狀態」。
也就是身為媽媽的以下狀態:
● 懷孕
● 哺乳
● 照顧小孩
母性保護,全球起步
以前,新發明的化學品大多為工業服務,一旦發現好用,就越用越兇。後來,科學家漸漸發現,很多化學品對人的健康有危害,其中有些對孕婦、孕婦肚子裡的胎兒、喝母乳的寶寶更有特別高的風險,「母性保護」才逐漸受到關注。
近年來,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工作場所和日常生活中的母性保護。台灣的《職業安全衛生法》、《女性勞工母性健康保護實施辦法》、《性別平等工作法》(原名《性別工作平等法》)及相關法規,都在這幾年大幅翻新、修正,顯示對職場新手媽媽的重視。
延伸閱讀
● 台灣產婦平均年齡:世界第五高
● 台灣生育率低。但究竟多低?
這些化學品,請留意!
工作場所化學品的危害資訊,整合在「安全資料表 (SDS, Safety Data Sheet)」上,依法應由其製造、輸入、或供應者提供,並由雇主於工作場所揭示。台灣在工作場所已全面採用聯合國 (UN, United Nations) 推廣多年的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 (GHS, 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)。
對懷孕或哺乳的媽媽和寶寶確定、或可能有危害的化學品,依 GHS 之分類及編碼如下表:
簡要說明如下:
生殖細胞致突變性 (Germ cell mutagenicity)
● 確定:第一級,GHS 編碼 H340。
● 可能:第二級,GHS 編碼 H341。
生殖毒性 (Reproductive toxicity)
● 確定:第一級,GHS 編碼 H360。
● 可能:第二級,GHS 編碼 H361。
● 哺乳(確定或可能):GHS 編碼 H362。
當然,化學品的危害風險,與工作設計、操作流程、防護措施、化學品濃度、…… 等都有關係,並非只要是上述分類的化學品就絕對不能碰。但懷孕、分娩後哺乳媽媽若工作中確實會接觸這些化學物質,評估的醫護人員、安全衛生人員,就應該特別留意。
【註 1】
1. 歐盟已於 2017 年 6 月 1 日起,全面採用和 GHS 類似、但不完全相同的 Regulation (EC) No 1272/2008,使用本文提到的「H statement (hazard statement)」和本文未提到的「P statement (precautionary statement)」。
2. 承上,歐盟已停用以往的 67/548/EEC (DSD) 和 1999/45/EC (DPD)。也就是說,「R-phrase (risk phrase)」和「S-phrase (safety phrase)」皆已停用。可參考歐盟於 2017 年 7 月發布的指引《Guidance on labelling and packaging in accordance with Regulation (EC) No 1272/2008》。
【註 2】
針對中小企業的半定量簡易版化學品分級管理 (CCB, Chemical Control Banding) 因分類較少,和 GHS 編碼非一一對應,故在此省略。可參考職安署相關網站。
延伸閱讀
● 哺乳權利:勞基法、性平法不同調,哪個對?
找不到資料? 職安署幫你打包
若在工作場所找不到 SDS,或廠商提供的資訊不足,除了盡快補上外,職業安全衛生署(簡稱「職安署」)亦提供「部分」化學品危害清單,供民眾參考,如下:
●《工作場所母性健康保護技術指引》附錄一:具有生殖毒性、生殖細胞致突變性物質
●《優先管理化學品之指定及運作管理辦法》第二條第二款第一目指定之化學品
上列第二項裡的化學物質,並非全部具有母性危害(它還包含了「致癌」物質)。需特別注意的是,這兩份清單只列出一部分具母性危害的化學品。某個化學物質是否有母性危害,應以 SDS 為主要依據。
GHS 查詢資料庫
如果臨時想查一個化學品,手邊沒有廠商提供的 SDS 資料,該到哪裡查詢呢? 可參考以下資料庫:
● GHS 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(職安署):須申請帳號
● eChemPortal (OECD):無須申請帳號
再次提醒,由於實際使用的化學品,因製造商、製程、成份比例、…… 等有所不同,其危害應以製造、輸入、或供應者提供的 SDS 為準。上述資料庫的查詢結果,僅供參考。
大多數化學品:研究不足,所以危害不明 …
麻煩的是,雖然上文已經告訴你如何用「危害編碼」查詢化學品是否會危害媽媽、寶寶,但很多化學品並沒有足夠的研究以讓它們被「編碼」。這是醫護人員、安全衛生人員在判斷化學品危害時,相當困擾而無奈的事。
會這樣的原因是,若研究發現某個化學品對媽媽、胎兒、小寶寶有危害,會阻礙它的商機,使它變得「無利可圖」。會導致無利可圖的事,很少人願意做。另一方面,懷孕對女性已是一大生理負擔,還要再「參加研究」,將帶來更多不便,於是願意加入研究的孕婦很少。因此,「化學品對媽媽、胎兒、寶寶的危害」相關研究,自然不多。
若某個化學品聞起來很臭、看起來很有問題,卻沒有母性危害相關研究和編碼,怎麼辦呢?因為法律沒規定不能碰,所以就要靠雇主、主管、員工、醫護及安全衛生人員,用智慧來化解了。
延伸閱讀
● 我結婚/懷孕了,該離職嗎?
● 你的工作場所,有哺集乳室了嗎?
日常生活中的化學品呢?
日用品中,也有不少化學品,例如:漂白水、洗髮精、藥用酒精等等。這些化學品可不可能造成健康危害呢?當然可能。
只是,各國對民生消費用品的管制,嚴格程度遠低於工業用化學品。再者,在一般日常使用的量、頻率之下,所造成的健康效應通常很輕微。因此,和上面那些「研究不足」的化學品一樣,往往不易查到它們的危害分類。
怎麼辦呢?若知道成份,可查詢其 GHS 編碼作為參考;若不知道成份,最安全的作法是:不使用,或盡量少用。
除了化學品,還有 ……
除了化學品危害,工作中的其他母性危害,例如:噪音、輻射、高溫、傳染病、久站、姿勢不良、搬擡重物、工時過長、…… 等,也是大家應該多幫懷孕、哺乳媽媽們關心和避免的。
【顧問觀點】
多問一句,漂亮防禦
在擔任眾多企業的健康管理顧問、當面諮詢數百位懷孕/哺乳媽媽的過程中,我曾有多次因為「多問一句」而意外幫媽媽們找出工作中危害的經驗,讓那些媽媽、和以後在那些崗位工作的媽媽,以及他們的寶寶,免於受健康危害的風險。
身為寶寶和媽媽們的健康守護者,面對化學品和其他危害時,請你為自己、也為職場的偉大母親們,多問一句吧!
延伸閱讀
● 職場孕媽:安胎休養請病假超過 30 天,怎麼辦?
● 女性工作者,產後可否上夜班?
● 別讓「職場 (準) 媽媽」的權益睡著了!(醫護面談)